
水杉:裸子植物杉科。落葉喬木,小枝生,下垂。葉線形,互動對生,假兩排呈羽狀復葉狀,長1-1.7厘米,下兩側有4-8條氣孔線。雌雄同株。球果下垂,近球形,微具4棱,長1.8-2.5厘米,有長柄;種鱗木質,盾形,每種鱗具5-9種子,種子扁平,周圍具窄翅。
水杉屬在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約有6-7種,過去認為早已絕滅,1941年中國植物學者在湖北利川謀道鎮(當時四川萬縣磨刀溪)首次發現這一聞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遺樹種。近年來,重慶萬州、重慶石柱縣、湖北利川、湖南龍山、桑植發現300多年巨樹。
水杉適應性強,喜濕潤生長快,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。材質柔軟,可用于建筑、板材、造紙等的樹姿優美,為園林觀賞樹。
形態特征
水杉是一種樹,高35米,胸徑2.5米;樹干基部常膨大;樹皮為灰色、灰褐色或深灰色,幼樹分裂成薄片脫落,大樹分裂成條狀脫落,內皮為淺紫褐色;枝條斜展,小枝下垂,幼樹樹冠形狀陡峭,老樹樹冠寬大圓潤,枝葉稀疏;一年生枝條光滑無毛,幼時綠色,后逐漸變為淺褐色,一年生枝條則為淺棕灰色或褐灰色;側枝呈羽狀排列,長4-15厘米,冬季枯萎;主枝上的冬芽呈橢圓形或卵形,頂端鈍,長約4毫米,直徑3毫米。芽鱗寬卵形,頂端圓形或鈍,長寬相等,約2-2.5毫米,邊緣薄,顏色淺,背面有縱向脊。葉條形,長0.8-3.5(常1.3-2)厘米,寬1-2.5(常1.5-2)毫米,上面淡綠色,下面色較淡,沿中脈有兩條較邊帶稍寬的淡黃色氣孔帶,每帶有4-8條氣孔線,葉在側生小枝上列成二列,羽狀,冬季與枝一同脫落。
球果下垂,近四棱球形或矩圓球形,成熟前為綠色,成熟時為深褐色,長1.8-2.5厘米,徑1.6-2.5厘米,梗長2-4厘米,其上有交對生的條形葉,種鱗木質,盾形,通常為11-12對,交叉生,鱗片上有扁菱形,中央有橫槽,基部楔形,高7-9毫米,種鱗片上有5-9粒種子的種子扁平,倒卵形,間或圓形或矩形,周圍有翅膀,前端有翅膀,長約5毫米,徑4毫米花期2月下旬,球果11月成熟。
生長環境
喜氣候溫暖濕潤,夏季涼爽,冬季有雪而不嚴寒,并且產地年平均溫度在13℃,低溫-8℃,高溫24℃左右,無霜期230天;年降水量1500毫米,年平均相對濕度82%。土壤為酸性山地黃壤、紫色土或沖積土,pH值4.5~5.5。
它們大多生長在地勢平緩、土層深厚、潮濕或輕度澇漬的山谷或丘陵地帶。它們有很強的耐寒性和很強的防水防潮性。它們可以在輕度鹽堿地上長成喜光樹種。它們的根系發達,生長速度往往受土壤水分控制。在長期積水、排水不暢的地方生長緩慢。樹干基部通常較大,有縱向邊緣。
喜光,不耐貧瘠和干旱,凈化空氣,生長快,移栽容易成活。適應溫度為零下8度~24度。
聯系電話:17352360971
電子郵箱:1104870923@qq.com
公司地址:東臺市新街鎮府前東路1709號